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 推动餐饮浪费管理制度化

吃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指向社会道德建设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大事。

据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4月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弘扬传统美德、保障粮食安全,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其中,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元。

此前,餐饮浪费多是一种主观行为,同时会造成粮食与自身资金的双重浪费,也有违传统美德。虽然多方有倡导、有落实,但在执行层面,仍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对于他人餐饮浪费现象,人们即使反感也不便制止。

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则将推动针对餐饮浪费的管理制度化。此后只要人们在外就餐遇到此类现象,完全可以像对待公开场合抽烟一样,上前指出“你这样做不对”“浪费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形成公共餐饮场合的监督合力。“反对浪费”也将在反食品浪费法的保驾护航下,逐步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反食品浪费法对于餐饮商家而言也是利好。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这样的行为虽然可以短期获利,却给相关餐饮商家品牌形象造成损害。事实上,越来越多注重品牌及长期经营的餐饮商家,都已自发在顾客点餐时提供参考意见。

吃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指向社会道德建设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大事。绿色、环保、低碳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的价值共识,而最大程度减少食品浪费,无疑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应有之举。毕竟,餐饮浪费本质上是对宝贵资源价值及农业生产价值的无视,而大量浪费的餐食也会加剧垃圾处理成本。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我们真的不愁吃愁喝,就更要珍惜粮食,从而达到日常行为的节制、内心对真善美的认知及践行。

反食品浪费法也是依法治国的表现。针对包括餐饮在内各个社会领域的治理,道德自律与依法他律二者缺一不可,依法他律能够厘清餐饮浪费之前模糊不清的边界,让人们自觉对照法规进行合理饮食,最终通过法律约束实现社会道德的高层次推行。

标签:    食品浪费   有法可依   罚款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