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中国权益市场 到底有没有投资机会?

跌宕起伏的跨年行情尤在昨日,不禁让人心生疑虑:2022年的中国权益市场,到底有没有投资机会?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归来重返市场,又该如何为新一年的布局谋划?据泰康沪港深成长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黄成扬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从债权时代进入股权时代,投资模式将从信贷周期驱动转向成长认知驱动。展望2022,在“轻周期”的宏观判断下,仍然坚定看好成长认知驱动带来的alpha投资机会,“双碳”和国家细分产业政策都可能是时代给予的投资契机。

哪些机会更值得关注呢?当传统经济内生增长趋势没有改善之前,以先进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代表)为需求侧,连带中上游材料(新旧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仍值得关注。

跨年市场的震荡主要受短期因素影响,长期来看,中国权益市场仍然存在丰富的投资机会。更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当前估值水处于低位。兴业证券指出,恒指在反复确认底部、港股悲观情绪集中释放后,港股有望迎来反弹。基于此,2022年在投资A股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港股的长期配置价值。(资料参考:兴业证券研报《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2021.12.1)

港股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4)

“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权益资产仍然是承接居民财富配置的重要资产之一,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一键布局两岸三市证券市场,泰康资产于2月7日起重磅发售一款新基——泰康沪港深成长混合基金(A类:012288;C类:012289),力争既不错过A股的高景气赛道,也尽力挖掘低估值港股的配置良机。该基金将以A+H并举,立足大中华板块,寻找具备发展空间和成长的细分行业,从中挑选优质投资标的。

亮点1:聚焦A+H优质成长

基金股票投资比例60%-95%,主要从沪深交易所上市股票和港股通标的股票中精选具有较高成长与发展前景的公司开展投资,挖掘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投资上将淡化择时、力求高仓位运作,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集中持股,重点围绕三大成长主题,聚焦“消费+科技制造+港股特色经济”赛道,精选沪港深龙头进行长期布局。

亮点2:海外投资老将

拟任基金经理黄成扬先生具有丰富的投资研究经验,14年证券从业经验 6年投资管理经验,投资风格追求稳健,成长与价值并重。值得一提的是,黄成扬具备全球视野,历经多轮牛熊,对港股、美股、中概股等有深入的投资实践注。

注:黄成扬先生曾任金捷基金研究部研究员、恒星资产研究部研究员、长盛基金国际业务部高级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基金经理等职务;黄成扬在管产品泰康沪港深价值优选基金过往业绩优异,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泰康沪港深价值优选成立以来业绩走势

数据来源:泰康资产,统计区间2016.12.29-2021.12.31,基金业绩经过托管行复核。泰康沪港深价值优选基金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该基金的历任基金经理情况如下:黄成扬 2017-11-21至今;刘伟2017-05-04至今;彭一博 2016-12-29至2017-12-05。根据2017年-2020年年报以及2021年四季报,截至2021年底,该基金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80.01%/10.59%;2017-2021年度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1.08%/26.68%、-22.18%/-10.54%、34.64%/8.94%、47.08%/-0.88%、-3.42%/-10.31%;本基金2020年12月修改基金合同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

亮点3:完善的研究

除了绩优基金经理之外,泰康资产公募完善的研究体系也将是该基金的坚实后盾。投研团队将多维度从宏观、产业、政策主题及个股等多角度,形成研究框架,助力该基金的A股及港股投资

尽管市场会有风雨,但优质的龙头也有望在不确定的天气里保持韧,我们或可多一份信心。加上公募基金逐步走向精细化分工,选择专业团队管理的基金,未来可期。泰康沪港深成长混合基金(A类:012288;C类:012289),于2月7日起重磅发售。新的一年,不妨关注一只新的基金,开启新的气象。

黄成扬管理的同类产品还包括泰康沪港深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6-06-06,该基金的历任基金经理情况如下:黄成扬 2017-11-21至今;刘伟2017-05-04至今;彭一博 2016-06-06至2017-11-22。根据泰康沪港深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17年-2020年年报以及2021年四季报, 2017-2021年度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6.36%/22.65%、13.93%/-14.30%、19.44%/18.70%、42.11%/9.99%、-5.10%/-6.50%。

关键词: 沪港深 权益市场 投资机会 业绩走势

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