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撑起发展脊梁 中国基建跑出高质量的中国速度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今天,我想引用几句网友留言来说说,中国基建到底有多牛。
“当日达让新鲜不过夜,村村通让山乡若比邻”,这是网友对我们基础设施体系的精准描述,更加高效实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举了个例子,冷链物流体系也更加健全完善,不但“长安”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大家出行也更加方便顺畅,出门旅游抬腿就走、转眼就到,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便到“西安”看古城。
“路网织密比刺绣,绣出千里江山图”,再说说咱们的基础设施网络,“毛细血管”更发达。有一点,我感受很深,比如在长三角地区,如今各个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浙江和江苏的企业到安徽投资建厂,也有很多人早上去上海见客户、下午在南京开会、晚上回杭州吃饭,出差变得像通勤一样方便,这些都离不开越织越密的高铁网络支撑。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如网友所言,“国之重器扛得住地动山摇、经得起百年风雨”,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安全可靠。近年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深中通道等,设计寿命都长达百年以上;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扛得住17级台风、9级地震。去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后,我们仅用80个小时就实现了琼粤跨海电缆恢复供电。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创了14.65亿千瓦的历史新高,发电量也创了历史新高,达到329亿千瓦时;就在本周一,全国用电负荷又创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
“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是多重关键因素的协同发力,有无数基建人坚守一线的奉献与支撑,更是我们始终坚守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初心,攻坚克难愚公移山的决心。如今,中国基建已然成为国家发展的强劲引擎,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财经排行榜
-
2023-05-22 11:45
-
2023-05-22 12:25
-
2023-05-22 13:00
-
2023-05-22 13:51
-
2023-05-22 14:44
财经热门推荐
-
2023-05-22 11:45
-
2023-05-22 12:25
-
2023-05-22 13:00
-
2023-05-22 13:51
-
2023-05-22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