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交所去年总交易规模达40亿 数据交易仍以场外为主|行业动态

财联社6月1日讯(记者 付静)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之一,进入红利期。中央印发“数据二十条”、组建国家数据局等重磅动作使得数据要素赛道热度飙升,近日在“中国数谷”贵阳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亦人气爆棚。

数博会期间,吸引广东、海南、浙江、四川、福建等多地数交所代表前来的“数据要素流通与价值化”论坛原本是一场闭门会议,却成为数博会最火爆的论坛之一。


(资料图片)

财联社记者通过该论坛最新获悉,2022年全年我国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约在40亿左右,当前我国实际运营中的数据交易所总共26家,筹建中的有6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最早成立的大数据交易所,已累计集聚“数据商”“数据中介”等市场主体589家、上架交易产品1017个、累计交易776笔、累计交易额达13.87亿元。

(“数据要素流通与价值化”论坛现场 财联社记者摄)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要素市场研究团队在论坛上发布的《数据价值化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数据流通交易仍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交易加速推进。

这一结论可结合信通院此前披露的另一组数据得到印证:2021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500亿元,其中以数据交易所/中心为主导的场内交易占比仅2%,由企业等主导的场外交易占比98%。

上述报告同时指出,当前数据驱动经济增长能力已有所显现,仅从企均存储数据看,第二产业企均存储数据为222TB/企业,有较大的数据价值释放空间。

但若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数据的经济贡献度大概在0.07%,也就是说每1万块的GDP中大概有7块钱是由数据贡献,第二产业是0.16%,第三产业是1.07%,而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约39.8%、22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作出解读。

财联社记者获悉,“数据二十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规范性探索阶段,而未来五年则被业内视作我国推动数据价值化、构建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时期。据信通院的观点,要实现数据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从演进形式上要经历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的过程。

记者注意到,这一过程将为产业链带来新机会,仅以数据资源化为例:预计2023年我国全球数据采集和标注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美元,占全球的11%。此外,自动化数据分析成为发展趋势,推动数据分析与物联网相结合,数据存储也由端点存储向边缘存储以及云数据中心流动,云数据中心成为新的企业首选数据存储库。

不过敖立表示,数据定价与确权是数据价值化与要素市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核心难点。

此外据记者梳理,当前数据交易市场仍面临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数据价值挖掘难、市场活跃度不足、政策制度不健全、安全可信流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谈数据流通难点 财联社记者摄)

此次数博会期间,多数行业人士谈到数据安全性话题,有与会人士告诉记者,数据的安全性决定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程度。网安厂商奇安信-U(688561.SH)在会议期间举行了数据安全分公司揭牌仪式。

记者从奇安信-U处获悉,数据安全将成为奇安信未来重点布局领域和资源投入方向,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将出任数据安全分公司总经理,旨在将其打造为中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数博会才刚落下帷幕,北京、深圳即先后宣布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开展数据流通交易并做大规模,带动数据要素概念股持续冲高。

(编辑 曹婧晨)

关键词:

来源:科创板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